土壤有機質簡介土壤有機質是土壤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通常由一系列存在于土壤中、組成和結構不均一、主要成分為C和N的有機化合物組成。土壤有機質的化學結構復雜,存在時間從幾分鐘到幾千年不等。主要包括各類正在分解或完全分解的纖維素、半纖維素、植物殘體降解產物、根系分泌物和菌絲體等。土壤有機質與土壤中養分的供給和物理性質的改善有重要關系。土壤有機質是農業生態系統中作物速效養分的來源。土壤中有機氮含量約占土壤氮素總量的1%,是土壤氮素的主要來源,土壤有機氮大部分存在于土壤有機物質中。有機質也對土壤團聚體的構成
根部施肥很重要,但葉面施肥也不能少!? ? 作物生長發育過程中,由于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水平以及不同作物對微量元素營養敏感程度不同,常需噴施含有微量元素養分的肥料。? ? 葉面施肥即通過葉面噴灑來補充植物所需的營養元素,起到調節植物生長、補充所缺元素、防早衰和增加產量的作用,是農作物吸收養分的一條有效途徑。與傳統的土壤施肥相比,葉面施肥具有養分吸收快、利用率高、用量少和對環境友好的優點。尤其在作物因自身或環境條件的限制而不能有效吸收土壤中養分,表現出養分缺乏癥的時候,葉面施肥的效果會非常好。?
地里的氮磷鉀含量高,土壤就肥是真的嗎?衡量土壤肥不肥的標準是什么?大部分農民、農業從業人員可能認為,地里的氮磷鉀養分含量高,土壤就肥。事實真是如此嗎?南方紅壤、黃壤等土壤,氮磷鉀有時比東北黑土還高,但是它的肥力水平,并沒有黑土高,生產的農作物產量、質量也比不上黑土。肥田三年不瘦,瘦田三年不肥。如果氮磷鉀多就代表土壤肥,那年年施用那么多化肥,又如何會有瘦田三年不肥一說?其實,土壤學、植物營養學均已證實,衡量土壤肥力水平高低的指標是土壤中有機質含量的多少。土壤有機質泛指土壤中以各種形式存在的含碳有機
生物肥料的研究應用起始于1895 年德國所推出的“Nitragin”根瘤菌接種劑,最初用在豆科植物上后取得了明顯成效而受到人們的關注。我國在20世紀50年代末開始生產和使用生物肥料,先后推廣使用固氮綠藻肥料、5406抗生素肥料、VA菌根以及作為拌種劑的聯合固氮菌和生物鉀肥。生產過程是把在野外環境中找到的微生物經誘變、復壯后,再經發酵,以草炭、褐煤、粉煤灰等為載體加工而成的微生物制劑,我們常說的菌劑、菌肥等,其實都屬于生物肥料的范疇。生物肥的種類單一生物肥料:只含有1種微生物群體的肥料,有著功能專
新聞中心